中秋節臨近,月餅又開始熱銷起來。近日,有記者在兩大知名電商平臺搜索“月餅禮盒”,按照價格降序來看,最貴的月餅禮盒標價為499.99元。
商品標價是一種策略,比如尾數為9、99、999等,這樣的商品在生活中并不鮮見。這么做的意圖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顧客產生價格便宜、能得實惠的心理錯覺,增強購買的欲望。但是,將月餅禮盒的價格標定為499.99元,在小數點后面還要再來個兩位數99,除了是在用慣用的手法促銷以外,恐怕還另有深意。
前不久,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表示要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而月餅禮盒的價格標定為499.99元,顯然可以理解為月餅生產廠家對《公告》的回應,只是這般回應總讓人覺得有不懷好意之嫌。
從理論上說,將月餅禮盒的價格標定為499.99元并沒有什么不妥,因為按照相關規定,只有售價高于500元才會被重點監管,如此定價也是在身體力行,積極響應相關部門發出的號召。不過,月餅禮盒制定出499.99元這樣的“壓線”價格,顯然是人為精準控制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該價格與被實行重點監管最低限價的500元僅僅只有0.01元之差,這個差價顯然具有挑釁意味。
相關部門對月餅價格進行監管,既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更是百姓心底的熱切盼待。然而,你實行重點監管的最低限價是500元,我就來一個499.99元定價,如此“智慧決策”的背后所折射出的不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精打細算,而是資本對高利潤追逐的鐘情與不舍。
近年來,月餅價格高得離譜、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等問題一直廣遭詬病。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常情況下,一盒月餅的生產成本不會超過70元,即便是2888元的燕窩人參月餅禮盒,占大頭的也是高額的利潤。所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擠壓“天價”月餅的生存空間,剝離月餅身上除食品以外的其他屬性,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月餅生產企業追求適當的利潤本無可厚非,但是在提倡理性文明消費,反對鋪張浪費和不正之風的現實面前,看準發展方向順勢而為才是正道。中秋月餅怎么標價,生產廠家當然有決定權和主動權,但是自以為是耍小聰明,瞄準500元這條杠杠“壓線”標價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執筆:劉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