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三角鐵路發布2023年春運方案,40天春運預計發送旅客6000萬人次,不少旅客在今年選擇返鄉過年,春運首個小高峰預計在小年前后出現。
今年春節是“新十條”落地實施后迎來的第一個7天長假,壓抑了三年的出行欲望或在春節期間得到釋放,機票和車票預訂激增。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春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安全健康出行依舊面臨較大壓力。因此,各地區各部門合力護航春運,有序統籌好疫情防控和春運服務工作,保障旅客平安出行、順利返鄉顯得至關重要。
下好先手棋,才能有序應對客流高峰。今年春節客流可能是近三年的高峰,答好春運大考影響著千家萬戶。鐵路部門率先制定2023年春運方案,根據客票預售情況和候補購票數據,精準分析客流需求,適需增開多個方向旅客列車306.5對,降低人流密度,并加強鐵路站車重點部位和場所的通風消毒頻次,推廣無接觸式服務,安排旅客有序分散進站候車,保持安全距離等方式降低疫情風險,增加車站、列車等區域藥品配備。
打好組合拳,齊抓共管護航春運工作。春運歷來都是一場“大考”,每一次都需要交通、公安、氣象等部門的協同配合。1月2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印發《2023年綜合運輸春運疫情防控和運輸服務保障總體工作方案》,各省制定本地區工作方案,加強統一調度督導,暢通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疾控、應急管理、氣象、社區等多部門,共同做好春運各項工作。
打好主動仗,做好個人防護利人利己。近三年正是各地依靠嚴格防疫措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隨著全國范圍防控措施調整,個人防疫的責任越發凸顯。出行全程佩戴口罩,隨身攜帶消毒濕巾,減少接觸公共設施,勤洗手等良好習慣能有效減少與病毒的親密接觸。個人在出行前評估好身體狀況,避免帶著病毒返鄉,不僅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途中旅客和親人的一種保護。同時增強防護意識,提升防疫技能,配合防疫政策,才能將疫情高峰推后,減緩對醫療資源沖擊。
新冠病毒感染即將實施“乙類乙管”,疫情防控面臨新的挑戰。只有做好春運每個環節,才能確保旅客出發安全、返程順利。從增加運力投放,到加強防疫保障,各個環節、各部門聯動起來。每位旅客都全力配合、負起責任,就一定可以順利度過這場“春運”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