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文件提到,有效擴大市場需求。支持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參與國家科技創新項目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
2022年以來,受益于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落地見效,中小微企業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和回穩態勢。但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中小微企業面臨訂單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資貴等問題,影響企業發展的信心和預期,穩增長面臨較大挑戰?!度舾纱胧妨⒆阌凇凹偫Ш头諆墒肿?,調結構和強能力并行推”,提出了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和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的兩方面15條具體舉措,也就意味著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既要做好幫扶,也要抓好發展,通過政策“活水”精準澆灌,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勃發。
把握市場趨勢,迸發出經濟上揚的更大內動力。高質量發展要有高標準市場體系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在困難面前,政策既要及時送“暖”,企業更要堅定信心、奮起勃發、奮發有為?!度舾纱胧分С謱>匦轮行∑髽I上市融資,北京證券交易所實行“專人對接、即報即審”機制,加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進程,為市場主體提供了行動指南,有效調動了市場積極性。強化大宗原材料“紅黃藍”供需季度預警,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靈活運用國家儲備開展市場調節,讓中小微企業進得來、能發展、有作為。新的征程上,要加快推進一批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的重大項目,破除各種隱性壁壘。只有讓中小微企業“青山常在”、活水長流,才能涵養中國經濟的“強磁場”,努力實現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激活消費動能,增強中小微企業發展信心。消費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1月6日起,河南鄭州1500萬元家電消費券正式發放;1月10日至2月28日期間,遼寧沈陽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湖北省將發放2023年“惠購湖北”消費券……消費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是經濟的主要拉動力,也是當前推動經濟運行回歸正軌的重要發力點,需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大力營造便利消費的環境條件,培育消費新增長點。而此次《若干措施》不管是將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還是細化落實擴大汽車、綠色智能家電消費以及綠色建材、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促消費政策措施,無不是為中小微企業創造更多商機,成為中國在更復雜多變環境條件下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搭建市場大平臺,暢通經濟大循環。當前,雖然市場主體倍增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但是面臨的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集約化程度不高、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高、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弱等問題和困難依然存在?!度舾纱胧访鞔_,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支小再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把發展立足點放在中小微企業,暢通中小微企業大循環,做大做強國內市場,不僅有利于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也有利于在極端情況下保證中國經濟基本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梢哉f,政策“活水”的出臺在于運用好“組合式”支持政策,著力破解融資難題,提高信用貸款占比,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大融資平臺,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推動和激勵中小微企業奮力拼搏、蓬勃發展。